近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正式發布了《關于公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結果的通知》(國教督辦函〔2019〕50號),武昌理工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這是武昌理工學院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標志著學校發展邁向了新臺階、開啟了新征程、進入了新時代。
武昌理工學院自2015年正式啟動迎評工作以來,按照“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指導思想,扎實有效地推進各項評建工作。全校上下齊心協力,對照評估指標體系,認真分析、摸清家底、查找不足,全面加強教學基本條件、教學管理規范、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等建設。三年的自評自建,學校取得了多個方面的明顯成效:進一步改善了辦學條件;進一步規范了教學管理;進一步提升了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特別是武昌理工學院十多年來矢志探索和踐行的“成功素質教育”這一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這一模式的特征可概括為“三個三”,即“三個突出”(突出立德樹人、突出學生全面發展、突出創新創業教育)、“三條路徑”(產教融合、以賽促學、強化實踐教學)、“三項改革”(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手段改革和學習評價方式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實現了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2018年11月18日至22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專家組正式進校考察,在4天時間里,專家組全體成員深入學校,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國家評估工作的有關要求規定,按照全面考察、獨立判斷、客觀評價的要求,通過深度訪談、課堂聽課、走訪考察、座談了解、調閱試卷論文、查閱相關資料等形式,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進行了全面考察。專家們集中聽取了趙作斌校長補充匯報,集中考察了學校成功素質展示節展廳、VR實驗室、3D打印實驗室等公共設施。考察了人工智能學院等11個教學科研單位,分別走訪了教學單位10個,走訪黨群行政和教育部門20個,做到了對本科教學單位和管理部門的訪問全覆蓋。深度訪談校領導24人次,訪談職能部門負責人56人次,召開了4次座談會,考察校外實習基地和用人單位3個,聽課34門,看課近百門。查閱了37門課程,1238份試卷,查閱了26個專業畢業論文,26個專業的畢業論文共747份。
教育部專家組在反饋意見中充分肯定了武昌理工學院在辦學過程中取得的成績。本次評估武昌理工學院給專家組留下的總體印象是:武昌理工學院建校二十余年來,學校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2002年成為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開始,學校舉辦本科教育,特別是2011年經過教育部批準轉設為普通本科院校以后,堅持培養應用型人才,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體制改革試點高校,承擔了創新民辦高校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試點任務。學校構建了“立德樹人 全面發展 創新創業教育”為基本特征的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三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對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實踐,得到黨和政府的肯定,社會的認可。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武昌理工學院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主要經驗和建議上作了批示,肯定成績。國務院教育體制改革簡報專刊推廣學校辦學情況。著名教育家潘懋元、中科院院士楊叔子等對學校學院取得的成效成績也給了充分的肯定。學校辦學以來向社會輸送了5.3萬畢業生,也培養出了一些在行業嶄露頭角的優秀畢業生。專家們還深刻地感受到,學校的舉辦者趙作斌校長熱愛教育,為學校的創意和發展,為學校人才培養提出理念,建立制度,推動運行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專家組從六個方面指出了學校值得肯定之處:
一是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定位,堅持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準確,思路清晰。
二是學校堅持黨的領導,各級黨組織健全,校黨委充分發揮了政治組織思想建設優勢,思想政治工作扎實,立德樹人成效顯著。學校堅持以學生為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容,加強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健全制度,管理嚴格,學校開展內省教育,推行思想品質素質測評,扎實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富有成效。學校一站式服務比較好,學生遵守校紀校規,身心素質發展較好。學校黨建與政治思想工作受到上級組織肯定,并獲得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先進高校榮譽稱號。
三是學校領導體制健全,治理結構合理,管理能力較強。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董事長由投資方委派,副董事長由黨委書記擔任。董事會決策實行票決制,董事會依法依規依照學校章程支持校長行使職權,形成了董事會領導、校長負責、黨委保障、專家治學、民主監督的治理結構。學校形成董事會為決策機構,校務委員會為執行機構,黨委為監督保障機構,學術委員會為學術評議與審核機構,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為為教學評議和審核機構,教職工代表大會為民主與監督機構的六會治理結構。
四是學校重視內涵發展,不斷提升質量。學校依據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凝煉了追求卓越的大學文化,形成了以三個突出、三條路徑、三項改革的人才培養模式,把產學研結合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同企事業單位建立了156個實習基地,同86個地方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共同建設,專業治理人才培養方案等九個方面的深度融合。學校注重創新創業教育,創建了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建立了培養孵化體系,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工作適應能力。
學校注重專業建設,現有的47個本科專業中已經產生了一批有一定實力的專業,已經有七個專業進入到省級特色專業培育行業,六個專業進入校級特色專業培訓。根據社會需要,調整專業結構,建立專業進退機制,學生的培養質量比較好。學校轉設以來,每年的錄取分數超過線上40到50分,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三年來本科生簽約率本科畢業生簽約率逐年上升,近兩年保持全省第一。第三方調查顯示,本校畢業生三年以后的收入平均月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
五是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得到了重視。制定教學質量標準體系,建立規章制度,建立教學質量管理隊伍,強化日常管理,推動全員參與,全程監控,全面評價,初步建立了內部教學質量評價監控和報告體系。
六是學校高度重視評價評估工作,以評促建辦學成效顯著。經過三年的持續評建工作,學校進一步明確了辦學定位,理清了發展思路,教學中心地位進一步得到加強,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學校整體辦學實力顯著增強。學校實施教學保障工程,資金優先保障教學,辦學加大投入,條件明顯改善。目前學校各類教學科研設施齊備,圖書資料和校園網絡建設等利用率較高。近三年來,教師工資累計增幅達到70%。教師培訓費1280萬元。教師數量能夠保障本科教學工作的需要,課堂教學效果較好。專家組一致認為,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三個基本已經達到。
近日,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的審議結果,武昌理工學院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結果為“通過”。這一評估結果,意味著學校的本科教學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的認可,是學校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必將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辦學不是擺樣子、一陣子,辦學要有辦藥廠的質量意識,質量是生命線,是良心工程,要永遠一直按照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的標準做下去!”武昌理工學院校長趙作斌教授表示,通過這次評估,特別是專家幫忙“把脈”,使學校的辦學水平再上一個大的臺階。學校決心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投入、引進高層次師資,進一步加大產教融合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強化質量保障,突出辦學特色,奮力將武昌理工學院辦成特色鮮明、同類一流、國內知名的民辦大學,實現“辦百年名校”的武昌理工夢。